当前位置:词林在线词典 >> 汉语词典 >> 一例

一例的解释、发音


在线发音

解释

1.一律;同等。
《公羊传‧僖公元年》:“臣子一例也。”
《史记‧礼书》:“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至於盐粟贵贱,市价高下,所在一例。”
《红楼梦》第十四回:“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治。”
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便是狗罢,也不能一例而论的。”
2.一种规则或体制。
宋张载《横渠易说‧下经》:“王弼於此无咎,又别立一例,只旧例亦可推行。”
宋真德秀《跋虞復之<春秋大义>》:“夫《易》之一卦一爻,為义各异,而谓《春秋》以一例该眾事可乎?”
3.犹言照例。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前两天还不过一例儿的叫声戴婶子华太太。”
4.一个例证。
郑振鐸《水滸传的演化》八:“这也许是所谓‘师出有名’的一例吧。”


相关词语

定例... 馆申请叁道》:“其餘文义曲折难预為定例者,须候着撰之际,徐更随宜。” 《清史稿‧食货志一》:“流寓既在定例之前,应准入籍垦种,一例安插,俾无失所。”3.定律。 梁啟超《格致学学说小史》第叁节:“奈端因吉布列之叁定例,阐明吸力公理,而利用之。” ...

例监监生名目之一。 明清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為例监,亦称捐监。 《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於景泰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 《明史‧选举志一》:“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廕监;捐貲曰例 ...

同例一例,同样。 《晋书‧周札传》:“札在石头,忠存社稷,义在亡身……臣谓宜与周顗戴若思等同例。” 《通典‧刑八》:“如郑善果官位不 ...

画一之法谓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太叔致猛政之裒,国子流遗爱之涕,宣孟改冬日之和,平阳循画一之法。” 唐杜牧《 ...

一切... 矣。”2.副词。一概;一律。 《史记‧李斯列传》:“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閒於秦耳,请一切逐客。” 司马贞索隐:“一切犹一例,言尽逐之也。言切者,譬若利刃之割,一运斤无不断者。” 《后汉书‧光武帝纪》:“詔陇蜀民被略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為 ...


相关成语

成语画一之法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成语载酒问字... ,人们很少登他家门。当时也有未出道的书生慕着他的名气,带着酒菜到他家去求教,他总是耐心教导。刘棻曾经跟从扬雄学作奇字就是

成语后不为例例:先例,成例。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成语以一当十春秋时期齐人孙武受吴王阖闾的邀请来到吴国著书讲学,一段时间后阖闾想见识孙武的真本事,孙武以宫女代替士兵演练给吴王看。吴王封他为上将军。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

成语百无一二一百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


热门词语

谩应輒与避蹟閒疾风驼齫然龙睛凤颈严禋地土蛇夫妻本是同林鸟昏弃杏园路束蒿水云乡瞿曇綬花耍拳胶淤蝒马袞华閫业鞋爿凤度叁桥互跪吧喳咭咭嘎嘎奠酬小鸡胆嶇嶔庉庉